长葛市:构建“居家+社区+医养”智慧型养老模式 打造宜居“温馨家园”
2022-03-24 10:29:55 来源: 大河网
关注河南热线

长葛市以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为契机,按照“政府主导、政策扶持、社会参与、市场推动”的思路,加强养老服务资源统筹力度,全面构建以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补充、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,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、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,让老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,交出了一份温暖的养老民生“答卷”。

“优化布局”打造温馨家园。加强社区养老,在社区建设过程中,打造34处日间照料中心,并进行适老化改造,增加日间照护床位,提供餐食供应、个人照顾、保健康复、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,使老人“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,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”。强化上门服务,依托“12349平台”,实施“互联网+”智慧养老模式,每年投入资金200多万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全市特殊群体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养老服务,开展“五助一探访”工作,为老人提供洗澡、做饭、理发等服务,目前服务人数达2300人,服务工单总小时数达20万小时。规范机构养老。进一步提升特困供养机构基础保障设施,持续奋战两年半,全面完成全市12所镇级敬老院硬件设施提质改造工程,达到民政部规范化建设标准及要求。改建后的敬老院按老人实际需求,实现院民分区,划分为自理区、介助区、介护区,设置了医疗、健身、娱乐等功能性场所,庭院开辟了小型游园,院内老人的生活条件获得明显改善。实施“公办民营”,撬动社会资本,引进养老企业入驻长葛镇级敬老院,实现公共资源效益最大化。截至目前,全市12所敬老院全部实现“公办民营”,共设置床位1655张,入住老人905人。同时,加强对夕阳红、安康等15家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,组建行业协会,制定规章制度,健全监督机制,形成社会化养老服务新局面。

“强身健骨”提升服务水平。坚持敬老院基础改造和管理优化同步进行。一是配强院长。通过选派选拔等方式,将政治合格、责任心强、熟悉机构管理的人员配备到机构负责人岗位。二是配齐工作人员。合理确定工作人员与生活自理供养对象、失能供养对象的配备比例,实施岗前培训或在岗培训,测试不合格严禁入职。三是合理确定和落实工作人员薪酬待遇。通过定期开办养老机构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班、养老护理员专业培训班等方式推动人才发展,通过建立绩效工资与职业技能水平挂钩的考核激励机制、提高一线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等方式留住人才。在人才作用的推动下,石固镇、和尚桥镇等两所敬老院被评为省级先进敬老院。

“量身定制”打造特色品牌。坚持因地制宜,量身定制,推动“一院一景”打造。在硬件打造方面,佛耳湖镇敬老院独具匠心,采用徽派建筑风格,形成“三区一园一场地”布局;增福镇敬老院依托增福湖风景区,建成“湖景别墅”,隔窗便可欣赏湖上美景,出门就能散心游玩;后河镇敬老院利用自建“粮仓”,自行磨制“放心面”,不但再现了老人乐见的场景,每年还可节约近万元经费。在体制革新方面,和尚桥镇敬老院率先实施“公办民营”,撬动500万元社会资本,将原有敬老院打造成了长葛市养老机构的标兵,实现了公共资源效益最大化。2019年来,长葛市引进安泰、向日葵2家品牌养老企业入驻长葛,提供医养结合养老床位300张,在建续建床位2000张,有效缓解了全市康复床位不足的现状。目前,全市12家敬老院全部实现“公办民营”。

“精准服务”满足多元化需求。以加快建设“设施完善、服务多元、精准到家、持续长久”的居家养老、机构养老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为目标,发展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、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将市级医养结合特困人员供养机构、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、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项目纳入列入全市2022年度十大民生实事。同时,积极探索发展“候鸟式”养老、“会员制”养老、“田园式”养老等新业态,支持推动安康、葛福夕阳红等大型综合性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。依托“12349平台”,拓展服务内容,为全市散居特困、空巢、独居、孤寡、失能、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提供“菜单式、点单式”服务,完善兜底有保障、中端有市场、高端有选择、城乡兼顾、贴合市情的养老服务体系,让老年人更有尊严地养老。(张浩 李淑敏 岳艺炜)